“天价试剂盒”“药品不单售”“四天内价格翻一倍”。据报道,近日,面对防疫药品和医疗器械市场上的价格乱象,湖北省市场监管系统开展了一系列价格巡查与执法行动,向价格违法行为“亮剑”,回应民生关切。
药品不是普通商品,事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近期,随着各地相继落实优化完善疫情防控措施,人们对防疫相关药品的需求出现了一波高峰。然而,布洛芬、连花清瘟等“热门”药品价格被人为炒高,一路疯涨,抗原试剂的价格也成为涨价“重灾区”。
不法分子“乘人之危”,趁机哄抬物价甚至坐地起价,不仅扰乱市场秩序,更会对社会稳定造成严重不良影响。个别不法药店、医药公司借疫生财的行为,加重了群众防疫负担,严重损害群众利益。对将非法牟利之手伸向群众急需药品的不法行为,应从快从严查处,这是维护正常市场秩序、服务疫情防控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
要对“借疫生财”行为严惩不贷。前不久,市场监管总局发布涉疫物资价格和竞争秩序提醒告诫书,从规范价格行为、维护公平竞争等方面,对涉疫物资生产经营者划出“九不得”红线。各地相关部门要加大防疫药品和医疗器械市场价格监管执法力度,严厉查处借防疫之机囤积居奇、捏造散布涨价信息、哄抬物价等价格违法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要加强全链条监管,建立快速反应机制,从快从重严打“借疫生财”,对违法者零容忍,予以重罚。同时及时曝光典型案例,形成强大的震慑力,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和良好社会秩序。
守好“药箱子”,保供稳价是前提。对“借疫生财”不法行为要形成“伸手必被抓,露头就要打”的高压态势,让不法行为无所遁形的同时,政府部门要加大协调力度,保证充足的产能和市场供应。消费者也要适量备药,切勿盲目跟风大量囤药,当好自身健康第一责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