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没有想到他是杀人凶手……”6月22日傍晚,记者在一家汽修厂见到了犯罪嫌疑人的“继子”王某,他喃喃说道。一个多月前,山西省长治市公安局上党分局东和派出所民警辅警在入户走访时发现了一条线索,随后,一起命案在逃嫌疑人精心编织34年的谎言被彻底拆穿。
5月21日,东和派出所民警辅警到曹家沟村开展入户走访,工作间隙,民警温家禾和群众拉起了家常。“平常和邻居说话少。”“常年在外地打工偶尔回来一下。”……群众告诉温家禾,名叫李某的男子行为怪异。是性格使然,还是另有隐情?出于职业敏感,温家禾立即向派出所所长汇报了这一情况。
“马上组织核查,务必注意安全!”东和派出所负责人冯晓路一边组织警力展开信息核查,一边组织警力摸排。当了解到李某正在其“继子”王某经营的汽修厂干活后,温家禾带领几名辅警立即赶到现场。
“我们查验在场工人身份时,他神情很紧张。”温家禾回忆,李某当时躲躲闪闪,似乎在刻意隐瞒什么。为进一步了解情况,民警将李某带到派出所作进一步调查。
“我叫张某利,山东滨州人。”面对民警的询问,李某试探性地交代了姓名籍贯,其他的缄口不言。民警随即联系滨州警方核实,上党分局刑侦大队同步进行信息比对。随后,上党警方收到山东警方的回复:张某利为1991年滨州市一起杀人案的犯罪嫌疑人。
“山东警方将犯罪嫌疑人当年的一张照片发了过来,虽然是30多年前的照片,但我们一眼就辨认出来,就是他!”温家禾告诉记者,上党分局通过刑事技术比对确认为同一人。心存侥幸的张某利心理防线迅速崩塌,如实交代了犯罪事实。
经查,现年58岁的张某利于1991年4月29日,因生活琐事用铁质门闩将妻子杀害后潜逃。34年的逃亡路上,他更名换姓,先后辗转于河南、山西多地,靠捡废品、下煤矿、打零工为生。30年前潜逃到山西省长治县(今长治市上党区),在石料厂打零工期间,张某利经人介绍,与独自抚养两个男孩的女子王某某一起过日子,借此掩饰身份,成为两个孩子的“继父”。
然而,无论怎么伪装、如何躲藏,最终都难逃法网。“34年亡命天涯,这一刻,心里反倒安静了。”终结34年逃亡路的张某利忏悔道,“一时冲动酿下大错,我对不起两个家庭。”
目前,犯罪嫌疑人张某利已被移交给滨州警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