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参加工作时,做笔录心里打鼓。现在流程熟、要点清,执法办案底气足!”在浙江省义乌市公安局执法办案管理中心,刚结束砺剑培训的新警杨安杰,自信满满地参与一起案件讯问。他的蜕变,是义乌公安紧扣法治公安建设目标,以“执法砺剑”工程为突破口,依托执法办案管理中心“一站式”赋能机制,驱动全局执法规范化水平整体跃升的生动写照。
近年来,义乌市公安局紧扣“走前列、争示范”目标,全力打造执法办案管理中心“义乌样板”。其中,该局创推的“执法砺剑”实训模式与执法办案管理中心“一站式”赋能双轨运行,成为驱动法治公安建设的关键引擎。
“新警打基础,后进补短板,辅警强辅助。”义乌市公安局法制大队大队长楼春南介绍,“执法砺剑”实训模式的核心在于精准识别不同执法主体的能力短板,靶向提升法治素养和实战技能。
以新警为例,实训基地高度还原实战场景,新警不仅要学习人身检查、信息采集、基础讯问、笔录制作等基本功,更要经历高强度模拟对抗,如高风险抓捕、复杂警情处置等。同时,义乌市公安局专设侦训联动区,开展“讯问指挥+旁听实训”,组织新警零距离旁听真实疑难案件的讯问过程。为确保训练实效,义乌市公安局实行“一人一档”动态画像,根据测评短板即时调整。今年以来,该局已组织新警攻防演练31场、旁听讯问19次、模拟办案43场。
新警能力的快速跃升,直接惠及基层所队。义乌市公安局经侦大队大队长毛骏涛表示:“经过培训,新警的业务基础更为扎实,大幅减轻了‘传帮带’的压力,办案效率与质量均得到有效保障。”
“执法砺剑”还为民警提供量身定制的业务培训,针对办案能力有待提升的民警,开设能力提升班,通过剖析高频问题,安排法制骨干进行一对一帮扶,提升民警执法办案规范意识和技能。对于辅警,培训重点则是当好监督助手,提升流程协助与规范辅助能力。
在义乌市公安局执法办案管理中心,刑事案件平均办理用时缩短19天,“一站式”审结率达65%……该中心凭借多元集成、一站支撑、全链管理三大优势,引领全局执法理念更新、模式变革与效能提升。
执法办案管理中心打破部门壁垒,法制大队全员入驻并靠前指导,各办案警种全面入驻,法制民警直接参与重大疑难案件攻坚,“以团打团、以专打专”的工作模式显著提升打击效能。同时,检察院、法院实体入驻,联合制定7类案件的证据标准。今年上半年,公安、检察院、法院办案用时同比分别下降17.2%、21.2%、28%,捕诉争议化解率升至90%以上。
在精准支撑与减负增能方面,执法办案管理中心聚焦民警核心办案需求,提供全周期研判支撑服务。84项事务性工作由中心的专门工作人员负责,民警能够集中精力专注于执法办案与能力提升。此外,围绕人、案、物等执法六要素,义乌市公安局构建“中心+所队”两级执法监督管理体系,制定履职清单及22项流程图,通过落实接报案首接责任、开发刑事强制措施适用告知模块等举措,实现执法全流程闭环监管。
“通过推动两级执法监督管理体系建设,执法监管已从传统的事后评查向事前预防、事中预警转变,有力促进了全局执法工作的规范化开展。”义乌市公安局党委副书记、政委陈根清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