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11”电商购物狂欢节在即,电商平台要么开始“预售”,要么直接“现货开卖”,纷纷出招抢占、争夺市场份额。有的消费者刚在网上查询过类似产品,就收到了平台、商家的精准推送,感觉被“偷窥”或“窃听”,怀疑自己的个人信息遭到了泄露。事实上,电商平台、商家过度收集个人信息久受诟病,“精准营销”的背后往往存在着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问题。
利用消费者个人信息进行“精准营销”,会让消费者个人信息成为不法分子眼中的“富矿”,成为个人信息“黑产”市场上的“唐僧肉”。为了达到“精准营销”的目的,部分电商平台、App会过度采集用户个人信息,有的甚至会买卖公民个人信息。
近年来,个人信息保护的法律法规体系日趋完善,相关部门加大了监管力度,移动应用软件在收集、使用个人信息时有了明确的规范,应用商店在App上架审核阶段的把控也更为严格……多项措施的运用,使得违法违规收集个人信息的情形得到一定程度的减少。
然而,仍有不少App存在“违规收集个人信息”的情况,仍须进一步加大对侵犯用户个人信息违法违规行为的惩治力度。首先,相关各方要形成合力,加强对App等互联网产品的常态化、长效化监管,提高违法违规成本,对“侵犯用户个人信息”这一顽疾常抓不懈。其次,消费者应增强维权意识与个人信息保护意识,对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行为“零容忍”,保留证据及时举报,依法进行维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