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各地陆续有群众收到“陌生快递”。经媒体记者调查后得知,这些五花八门的“陌生快递”,背后竟然是诈骗。
据了解,“陌生快递”是一些诈骗分子利用虚假身份信息通过快递公司发出包裹,使收货人“信以为真”进而上当受骗、蒙受损失。对此,警方提示消费者,对来历不明的快递包裹,尤其是包含“免费抽”“待领取”等二维码的“福利”,不要轻易扫码,一定要提高警惕,谨慎对待。
“陌生快递”之所以能够精准发到“收货人”手中,是因为诈骗分子通过多种渠道掌握了大量的个人信息。他们只需花费少许资金,就能实施精准诈骗。为确保快递业健康发展,有关部门要督促快递公司严格把关,加强快递实名制认证。一旦发现寄件方存在假姓名、假地址、假电话等虚假信息,要果断拒绝发货,从源头上遏制“陌生快递”诈骗行为。相关部门要加大监管执法力度,对“陌生快递”诈骗行为采取“零容忍”态度,发现一起查处一起。消费者要增强防诈反诈意识,不给诈骗分子可乘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