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接到声称可以提供“债务重组”或“债务优化”服务的电话时,要核实对方的身份;正规的金融机构或专业债务重组公司通常不会要求受害人先支付高额费用;在签订合同前,要确保自己完全理解合同内容
近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针对社交平台上涌现的“债务重组”“债务优化”不法贷款中介信息,发出风险提示。此类信息以诱导消费者进行“借新还旧”操作或申请高额过桥垫资为手段,不仅暗藏高额收费和个人信息泄露风险,更可能导致消费者陷入诈骗等犯罪行为,触碰法律红线。
“债务重组”诈骗通常表现为诈骗分子冒充银行、金融机构或专业债务重组公司的工作人员,声称可以帮助受害人降低还款利息、延长还款期限,甚至减免部分债务,要求受害人先支付一笔“咨询费”“手续费”或“保证金”,承诺事情办完后退还。然而,一旦受害人支付费用,骗子就会消失无踪。
“债务优化”诈骗与“债务重组”诈骗类似。诈骗分子同样冒充银行或者专业机构的工作人员,声称可以优化受害人的债务结构,提高受害人的信用评级等,让受害人更容易获得贷款或降低贷款利率,同样会要求受害人先支付费用。实际上,这些承诺都是空头支票,受害人支付费用后无法获得任何实质性帮助。
三类人群容易陷入“债务重组”“债务优化”诈骗:一是负债较高的个人,特别是信用卡透支、多头负债的消费者;二是信用记录不佳,难以从正规金融机构获得贷款的人群;三是因资金链紧张,急需资金周转的企业主。
在接到声称可以提供“债务重组”或“债务优化”服务的电话时,要核实对方的身份。可以通过官方渠道查询或拨打相关机构的客服电话进行核实。正规的金融机构或专业债务重组公司通常不会要求受害人先支付高额费用。同时,要谨慎签订合同。如果确实需要“债务重组”或“债务优化”服务,一定要选择正规的金融机构或专业公司,并仔细阅读合同条款。在签订合同前,要确保自己完全理解合同内容,特别是关于费用、服务内容、违约责任等方面的条款。同时,要保留好合同副本和相关证据。对于债务问题,最好寻求正规的金融机构或法律咨询机构帮助。
发现自己被骗要立即报警,并保留好相关证据,如聊天记录、转账记录等,以便警方和金融监管部门调查。
(作者单位:湖北省公安厅刑侦总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