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民刘先生带着女儿前往某微缩艺术模玩展览会参观游玩。没想到,场馆内竟公然摆出低俗涉黄的10余只手办。
近年来,手办行业因准入门槛过低、一些商家急于求利等原因,导致从业人员良莠不齐。一些无良商家为了“博眼球”“赚流量”,甚至不惜大打“擦边”乃至“涉黄”牌。问题是,未成年人模仿性极强,许多孩子出于好奇和好玩心理,根本不了解低俗涉黄手办其意。如果孩子们长期接触这些低俗涉黄手办,势必会对他们的身心产生潜移默化的负面影响。可见,这种无底线的行为,不仅扰乱了整个行业,还毒害了未成年人的心灵,更是涉嫌违法。
针对低俗涉黄手办,亟须监管出手“法办”。有关部门不能等闲视之,应依法进行打击。首先,文化、市场管理等职能部门应把好源头关,制止厂家生产此类手办,监督商家不能片面追求经济效益,无视产品的负面影响和社会导向。同时,应采取相应措施,把好流通关,禁止经销店销售此类手办。特别是,学校和家长要及时指出这类手办的有害成分,教育和引导孩子从积极正面的角度看待周围的环境,用合情合理的方式解决现实生活和学习中碰到的问题。
(湖北省嘉鱼县 汪昌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