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害国家保护鸟类等野生动物犯罪黑灰产业链,严重破坏生物多样性,威胁生态环境安全。公安机关要坚持综合治理、协同治理、源头治理、长效治理,实施“全要素、全环节、全链条”打击,坚决斩断黑灰产业链条,全力护航美丽中国,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盯住重点重拳出击。要始终盯紧花鸟文玩市场、集贸市场、野味餐饮店、候鸟迁徙通道,对危害野生动物犯罪活动重拳出击、露头就打;坚决破除跨区域犯罪网络,建立栖息地及迁徙通道的区域警务合作机制,对跨区域案件实行“上游下游一起打、源头末端一起查”,切断捕猎、贩运、销售等犯罪链条。
形成共治强大合力。要建立“区域警务合作+部门联合执法”双轨模式,在候鸟迁徙通道等重点区域推行信息共享、联合巡查、案件协查机制,对犯罪行为实施跨区域同步打击,进一步完善案件移送机制,强化行刑衔接,畅通案件双向移送通道;协同法院、检察院形成案件会商机制,统一量刑标准,重点打击职业化犯罪团伙;压实互联网平台、物流企业的主体责任,建立交易关键词过滤系统和可疑包裹查验流程,切断线上线下的犯罪勾连渠道;通过举报奖励制度激发公众监督热情,引导环保组织、志愿者等第三方力量参与候鸟迁徙季生态巡护,形成全民参与、多维共治强大合力。
强化技术赋能监管。要建设全国统一的野生动物犯罪数据库,分析犯罪时空规律,实现从被动应对到精准预警的转变;推广电子围栏、卫星追踪等物联网技术,在保护区布设智能监测设备,实时识别盗猎行为;开发AI识别系统,对电商平台、社交媒体的隐蔽交易信息进行挖掘;运用区块链技术,对野生动物制品溯源,实现从猎捕到消费的全流程追踪。通过各种技术手段的深度融合,全面提升执法效率,挤压犯罪生存空间。
完善长效防治机制。要依托“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运行模式,整合猎捕、运输、交易全链条数据,持续提升犯罪态势感知和预警精度;建立行业“黑名单”制度,严格驯养繁殖单位、花鸟文玩市场等场所的准入审核与动态监管,提升行业规范水平。在法律框架内积极探索生态损失追偿机制,将涉案导致的物种数量锐减趋势等生态损害科学评估结果,作为量刑和追偿的重要参考,既要严惩犯罪,也要注重生态修复实效,全面提升法律的综合震慑力。
(作者单位:江苏省丹阳市公安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