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石之美者。温润美玉自古象征诚信品格,而直播带货中泛滥的玉器造假乱象,却让这份美好蒙尘。据报道,在国内重要的和田玉加工与交易集散地之一的河南省镇平县,一些不法商家利用消费者对和田玉的认知不足,在网络直播间里通过各种手段欺骗消费者,严重侵害消费者的权益,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秩序。从媒体曝光的情况来看,镇平玉器造假形成了分工精细的“灰色产业链”。值得肯定的是,镇平县连夜成立包括公安机关在内的联合调查组,迅速控制相关嫌疑人,并立即关停涉案直播间。
近年来,直播带货风生水起,直播队伍不断发展壮大,大大提升了消费者购物的便捷性。然而,一些直播带货售假乱象就像毒瘤,不仅损害了消费者权益,更污染了整个直播业态健康发展的土壤。事后追查,往往难以及时覆盖直播带货这种即时性、碎片化的业态。要斩断直播带货售假链条,必须拿出久久为功的韧劲。
深挖直播带货售假产业链。公安机关要联合多部门,彻查直播带货售假的每一个环节,不仅严惩已落网的不法分子,还要对上下游关联企业和从业者进行全面排查,让造假行为无处遁形。建立长效监管机制。市场监管等部门要履职尽责,主动加强日常巡查,将直播带货造假者一网打尽;直播平台要扛起主体责任,对售假货的直播间“零容忍”,发现即封停。此外,行业自律与消费者维权也需同步发力。鼓励直播企业组建行业协会,制定清晰的从业规范与品质标准,对直播造假者实施行业联合惩戒,真正营造失信者寸步难行的生态;通过权威平台普及鉴别技巧,提升消费者的防骗能力,让直播售假失去生存的土壤。